精彩分享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互动社区 > 精彩分享

除了《道德经》,老子还做了些什么,你不一定知道!

更新时间:2015-11-10 09:39:03点击次数:461次

     除了写就了一部经书,老子的历史影响,还有创立了一门学说,影响了一批先哲,启蒙了一个宗教,结构了一种文明,惠及了整个世界。你知道吗?



创立了一门学说


     说老子创立了一门学说,自然是说老子创立了道家学说。


    道家学说的学脉传承、学派关系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我们公认的,那就是,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首席代表,《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核心经典和巅峰之作。


     如果想要稍微了解一下道家学说,除了它的思想内容以外,我们可以记住四句话:源于黄帝之世,出于史官之流,循于上古之道,杂于百家之学。


     什么叫“源于黄帝之世”呢?是说道家的很多思想渊源是从黄帝的修身言行和治国方略那里来的,所以才叫黄老学说。但是何新等一批学者认为,黄老学说不应该是指黄帝和老子的学说,而应该是指黄帝和老彭(即彭祖)的学说,这个也是有争议的。


     说它起源于黄老之世,也是在说道家起源之早远、之久长。说它出于史官之流,来源于班固的说法。在《汉书·艺文志》中,班固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是说道家的很多人大部分都出于史官。接下来他说:“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这句话是说道家的源流之一史官主要是记录古今成败存亡祸福之道,然后告诉君主怎么办,教给人怎么样去面南背北做皇帝的。这段话成了后世批评老子是阴谋家、老子学说是教导统治者怎样统治人民的一个依据。


      这个说法,不仅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很盛行,就是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也有痕迹。你看,《西游记》里那个太上老君,不就是个在天上偷偷摸摸用金刚圈砸孙悟空,帮助玉皇大帝镇压造反天庭的齐天大圣的“阴谋家”和“卑鄙”之徒吗?


     当然,赞誉者也从这角度评价老子和道家学说可以为帝师和教材。说到循于上古之道,我们可以看一看《道德经》原文,大约有十几处提到古书、古言语、古圣人和他们的道术。可惜我们看不到像现在的学者著的书那样,有那样多的注解来说明出处。


     但是,老子《道德经》中提到的很多言语、观点,在上古的典籍当中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内容。何谓杂于百家之学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说道家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什么意思呢?


     道家是采用了儒家墨家的精华,提炼了名家法家的要理,所以叫做杂于百家之学。纪晓岚对道家有八个字的评价: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影响了一批先哲


我们先看道家。除了老子,道家的最高代表当属庄子。庄子称老子为“古之博大之人”。


      司马迁在评价庄子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本要归于老子之言。”说庄子的学问无所不涉及,无所不探究,但是他的本要归于老子的言说,所以也才有老庄之说。


      其次,我们来看儒家。孔子是儒家的始祖,孔学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史记》、《礼记》等都记载,孔子曾经向老子求道问礼,不止一次向老子学习,可见老子对孔子的影响。荀子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以天道言人事”的思想显然也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


       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载了孔子问礼于周后对自己的学生发出的感叹:“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说,我今天看到老子,觉得他像龙一样啊!这句话我们至今还可以在一些历史名观看到匾额。


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还说了一句话:“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就是说学习老子往往排斥儒学,学习儒学也往往排斥老子。接下来他又说到:“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道不同不相为谋,难道就是这样吗?司马迁的感叹值得我们反思。


再来看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是最早解注老子《道德经》的人,有《解老》《喻老》两篇存世。


司马迁说:“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也是说韩非所代表的法家,其本源也还是黄老学说,当然韩非和法家受荀子的影响也比较大。


正因为老子和他的思想对诸子百家有这样大的影响,所以才有人又说,不仅《道德经》可以称为“万经之王”,老子还可以称为“百家之祖”。这个说法,还会有争议,还会有人不舒服,姑且听之。



启蒙了一个宗教


一提到老子,我们就会想到道教,道教的经典里称老子为道祖,道教的形成是东汉末年的张陵,也叫张道陵、张天师创立的。传说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的时候遇到河上公,河上公传给他一本《道德真经》。


很奇怪,在别人看来很难读懂的《道德真经》,到张陵手里很容易就读懂了。后来他又学习了《河图》、《洛书》,还做了巴蜀的江州县令。但他志向清远高洁,便辞官隐居深山,创立了道教。


老子是怎么样被道教尊为圣祖的呢?《道德经》又怎么成了道教圣经的呢?这点我们需要稍微讲一下。


张天师汉顺帝时永寿元年在鹤鸣山创建正一盟威道,太上老君(老子)“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得道书24篇。第1代天师张道陵跟太上老君学道,得老君亲授,得天独厚,道法高强。


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祖《太平洞极经》、《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法器,拜为天师,嘱咐天师广行正一盟威之道,扫除妖魔,救护生民。于是天师于汉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会八部鬼帅,大战众鬼,制伏外道恶魔,诛绝邪伪。天师道法通玄,诸魔所不能敌,各各降服,愿意皈依正道,于是天师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盟誓,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阴酆都城,八部鬼帅流放于西域边地。从此妖魔降服,人民安乐,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师与众鬼帅战斗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迹。


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天师世寿一百二十三岁,白日飞升。


道教创立之初,张陵著了一本书,叫做《老子想尔注》,第一次把《道德经》注解成了道教的经典,从此就开始把老子推为道教先祖,老子的教主地位逐渐确立和巩固,终于成了道教的尊神。


从这个这个角度看,老子不是道教的创始者,而是道教的启蒙者,是道教的精神领袖。


道教就是从这几个角度把老子和老子的思想逐渐推崇为自己的先祖和自己的圣经的。


所以,今天我们讲《道德经》,不是讲道教意义上的。老子是中国思想文化上最有影响的一个人物,他不仅仅属于道教,也不仅仅属于道家,他的思想属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属于我们整个中华文明。


此外,老子及其思想、道家和道教,对佛教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影响。先讲一个故事。


道教有一部失传的经书,叫做《老子化胡经》,是西晋时一个叫王浮的人写的。这个人是道教的一个祭酒,也就是领导。他在佛道相争之时,写了这部《老子化胡经》。


说老子西出,去干什么了呢?到胡虏之地去教化胡人了,然后胡人的佛教才又倒传入中国的。还有人据此说释迦牟尼就是老子的化身。当然,这个《老子化胡经》是道教和佛教争斗过程中的产物。


不过《三国志》和《后汉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可见在当时,这件事情还是很有影响的。从历史上看,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在民间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是靠当时道家的很多人对佛教经典的解读注释,慢慢才流传开来的。


反过来,佛教的很多高僧,像僧肇、慧观、慧严、德清等都曾经注释过《道德经》。禅宗也曾经在初期使用过和“道”相关的名词和概念,比如我们熟悉的“入道法门”等。



结构了一种文明


结构了一种文明,是说老子和《道德经》及道家学说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前面我们讲的老子、《道德经》和道家思想对中国诸子百家和宗教的的影响,这是一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实际上老子和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影响也是巨大的。


南怀瑾说,道家就像是一个药店,每当社会上出现病乱的时候,大家就要到药店里抓几副药,来医治社会的创伤。


我们看中国历史,一般在两种情况下,道家都会受到推崇,一种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衰退败乱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人出来收拾残局;第二种就是当开国之君重整山河的时候,往往都采用道家的思想去休息养生,简政安民,以稳定和发展社会。


从先秦到汉朝,到唐宋元明清,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商朝的伊尹、傅说、周朝的姜太公、汉朝的张良、陈平、曹参、三国时的诸葛亮、唐朝的魏征、明朝的刘伯温等,这些人都是道家人物,他们都在自己所服务的、所属的政治组织和国家当中,在动乱或者开国之初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有两大盛世与老子思想和道家学说密切相关。一个是汉朝的“文景之治”,一个是唐朝的“贞观之治”。


秦王朝暴政垮台后,汉朝便采用黄老之术,开始简政安民,休息养生。汉惠帝、文帝和景帝祖孙三代采“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谋略, 使大汉王朝空前强盛,出现了“文景之治”。


即使到汉武大帝的时候,也从没有离开过黄老学说、道家思想。尽管汉武帝刘彻采纳了大儒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但其君臣仍然以道解儒、内道外儒,在其政纲中提出“为人主者,以‘无为’为道……”,“居无为之位,行不言之教”等,这显然属于老子的思想。


到了唐朝,李氏王朝认老子为宗主,老子和《道德经》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道教成为唐朝的国教,老子被奉为道教的宗师,并规定三教以道为先,《道德经》也被定为科举考试的经典。


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均以老子的道学作为治国方略和指导思想,国家进入了辉煌的鼎盛时期。唐朝有一个很重要的人,叫魏征,这个人非常耿直,他本身就曾经是一个道士。


唐朝还个重要人物也算是道家的,就是杨贵妃,她曾经到太景观中做道士,还取名叫太真。你看,连皇帝的大臣、老婆都是道家的人啊。


老子思想和道家学说,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还远远不止如此。它对中国的天文地理、农林渔牧、化学医学、物理制造,乃至生命科学的贡献也很大。所以有人说,在人类的宗教中,道家是最不反科学的,或者说是最崇尚科学的。


比如说,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就跟道家的炼丹术有关。道家对武术和文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座的年轻人都知道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吧,其中有一部奇书叫做《九阴真经》。《九阴真经》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


对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一句话。大家还知道,华山论剑谁赢了?周伯通赢了,他是谁啊?王重阳的师弟,是个道士。


我们还知道,在桃花岛上,周伯通被困之时,遇到郭靖,教给郭靖一套拳法,叫空明拳。周伯通给郭靖讲空明拳的时候,用的就是老子《道德经》的内容。丘处机说服成吉思汗的时候,也用的是《道德经》的思想和内容,而且告诉他《道德经》是中原的奇书。


我们大家都熟知,只有道家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道家的思想是中国人自己的思想,外来文明影响的痕迹不多,还恰恰还影响了很多外来文明。所以鲁迅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


这句话在鲁迅那里原本有批评的意思,但也足见道家道教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信仰的影响。


道家和儒家、释家一道,是中华文明深层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要素,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正如少室山上的一幅对联所说: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



惠及了整个人类


最后一点,我们说它惠及了整个人类。


黑格尔曾经说,老子其人及其思想,实际是创造了一种与哲学相关的生活方式。他还说,它和古希腊哲学一样是人类哲学的源头。黑格尔这个评价,足以代表世界哲学界对老子的认可和推崇。


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还有托尔斯泰,。有人问他说:先生,你觉得历史上哪些作家、哪些学者对你的影响最大呢?他说,我认为是中国的孔子和孟子对我的影响很大,但是老子对我的影响更大。


前面说过,《道德经》是中国的典籍被翻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一部书。它在西方流行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欧洲人大都知道《道德经》和老子。有学者考证,在1788年的时候,罗马的传教士波捷才第一次用拉丁文把《道德经》传到了欧洲。


一战以后,《道德经》开始在欧洲流行,因为人类要通过各种思潮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还有人说,在德国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一本不同版本的《道德经》,还有人说,在奥地利、瑞士等国家,很多有文化的中上层阶级会把《道德经》作为给自己孩子生日或婚礼的礼物。这些说法没有考证,但西方的大学里研究老子、道家和道教这倒是不争的事实。


1988年,里根在给国会的国情咨文当中,用了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这经常被中国人引以自豪地去述说。还有一个资料说,1993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老子的忠告:致克林顿》,这篇文章共有576个单词,13处用到《道德经》。


近些年,习近平、梅德韦杰夫、潘基文等也都引用过老子《道德经》的语句来诠释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潘基文引用的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道德经》通行本的最后一句话。


苏联著名的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过“老子是世界”,美国著名学者浦克明说:“《道德经》肯定会成为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南京国学研究会,由中华道友会弘道编辑部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bpgcn)